深入分析抖音的流量规则算法 播放量从1到1000万的流程。

1,341次阅读
没有评论

共计 1733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
抖音如此火爆,背后的功臣肯定少不了算法。抖音的算法是极具魅力的。这个魅力在于,抖音的流量分配是去中心化的。

深入分析抖音的流量规则算法 播放量从 1 到 1000 万的流程。

【一】什么是抖音流量池?

通俗的理解可以是这样的:在抖音,发布任何一个作品后,抖音会根据作品内容,把作品推荐给可能对作品感兴趣的一片人群,把这片人群的合集“可视化”的理解成了一个池子。

池子里面的每一滴水,可以理解 ** 群中的每一个个体。

抖音流量池可以说是直接影响着视频的播放量等重要的数据。

所有的抖音的用户,你拍的任何一个视频,无论质量好还是质量坏,发布了之后一定会有播放量,从几十到上千都有可能。这个我们把它叫做流量池,抖音会根据算法给每一个作品的人分配一个流量池。之后,抖音根据你在这个流量池里的表现,决定是把你的作品推送给更多人,还是就此打住。因此,抖音的算法让每一个有能力产出优质内容的人,得到了跟大号公平竞争的机会。

深入分析抖音的流量规则算法 播放量从 1 到 1000 万的流程。

【二】抖音流量池的等级以及分配规则

想进入更好的流量池,首先要知道抖音流量池有着怎样的规则。

抖音流量池指的是在视频发布之后,会将该视频率先投进一个流量池,通过分析这些人观看该视频的效果后,再决定是否会提升到下一个档次。

而大多数人的账号在刚发作品的时候,播放量大概都在 500 以下,我们称之为初始播放量。也就是说,如果你的作品在不存在违规(不适宜公开)或带有敏感词和违禁词的情况下,平台都会给到作品一个 500 的曝光,然后根据这 500 次曝光的反馈数据,来决定是否继续曝光或停止曝光。如果你的播放量在 500 以下,那么就要从你的视频内容和标题里面找原因了。

如果这些视频有百分之十的点赞率或 60% 的完播率等数据,平台就会判定这个视频内容受欢迎,将视频推荐给二级流量池,人数会更多,然后继续分析视频播放效果,判断是否继续提升流量池档次。

依次类推,如果视频的质量很高,将会进入到越大的流量池,通过一个个流量池的检验之后,视频质量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才会推送给大部分的用户。

抖音流量池每一轮推荐量的数据范围:

第一次推荐量在 200~500 左右(初级 / 冷启动流量池)

第二次推荐量在 3000 左右

第三次推荐量在 1.2 万~1.5 万左右(中级流量池)

第四次推荐量在 10 万~15 万左右(中级流量池)

第五次推荐量在 20~80 万左右

第六次推荐量在 200~300 万左右(高级 / 精品流量池)

第七次推荐量在 700~1100 万播放量左右(高级 / 精品流量池)

第八次推荐会进行标签人群推荐这时候的量级在 3000 万 +

【三】抖音流量池参考标准

流量池主要参考评论数、转发数、点赞数、完播率这四个维度的数据,来分析视频是否值得被推荐。

首先完播率是第一要素,如果你的视频别人都没看完就划走了,说明你的视频没有吸引力,这样的次数多了,AI 算法就会判断为低质量视频,那么播放量自然是上不去的。所以提升播放量的第一关就是想办法提升完播率。

其次,转发率、转发到抖音动态、朋友圈、微信 QQ、或是下载等,都算是转发,转发越高说明你的视频很受用户喜欢,自然会提升播放量。但是、如果是前期播放量还没过 500 的情况是不能下载的,所以在前期的时候,评论和点赞就很重要了。

简单来说

前期:完播率 > 评论率 > 点赞率 > 转发率 > 音乐使用率

中期:完播率 > 转发率 > 评论率 > 音乐使用率 > 点赞率

没有后期。

这种机制的好处是,即使你的账号是 0 粉丝,也有可能出现爆款的视频,这对于一些新人用户来说是比较有帮助的。

对老账号来说,积累了一定的粉丝数量,就可以考虑进行变现手段,逐步考虑赚钱方法。

【四】合理运用 dou+

在作品接近下一个流量池上不去的时候,可以尝试通过投 DOU+ 来突破下一个流量池。但是,被投放 dou+ 的视频,最好达到以下数据,这预示着作品有能火的苗头。

(1)完播率:尽量选择 15-30s 之内

(2)点赞率:如果点赞率达到了 5%-10%

(3)转发率:转发率在 1% 左右

(4)评论率:1% 左右

【五】总结

需要强调的是,为了鼓励播主的创新,抖音在推荐机制上也进行了相应调整。

对于一些富于创意且在平台上存在的量较少的视频,平台往往会为其提供更多的推荐机会,给予其更多的曝光机会。

因此,与千篇一律的同质化内容相比,这些富于新意的原创视频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。

深入了解流量池之后,相信大家会更加清楚的知道抖音算法推荐系统的运营方式,帮助自己优化抖音运营工作。

正文完
 0
评论(没有评论)